首页  关于我们  本行资讯  媒体关注  详情页
关于我们

王东升:“五环相扣”构建现代化农商银行风控体系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导读

  10月27日,在《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中国金融传媒主办的中农金30人2025年度主题交流活动上,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东升发表了《“五环相扣”构建现代化农商银行风控体系》的主旨发言。他指出,省联社改革的“前半篇”,重在产权变革、改革化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后半篇”,旨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催生现代化农商银行建设的“原子裂变”。在推进改革化险中,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从“发展、文化、科技、人员、问责”五个维度发力,环环相扣、关关设防,构建起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在守正创新中夯实稳健根基。站在历史交汇点,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将与全国农信一道,以金融强国战略为统领,共同答好改革化险的“后半篇文章”,走稳走好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省联社改革的“前半篇”,重在产权变革、改革化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后半篇”,旨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催生现代化农商银行建设的“原子裂变”。改革不是简简单单的更名,更是系统性的机制重塑,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的强化、目标在于发展质效的提升、核心在于金融风险的化解。

  按照中央“一省一策”政策要求,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与国家同心、与时代同进、与趋势同行,在今年4月成功开业。并以深化改革为契机,以实施“八行战略”为抓手,在管控金融风险中直面降旧痛难点、找准控新破局点、盯紧防变着力点,构筑起“牢的堤坝”。三年多来,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不良贷款率实现逐年下降,历史风险基本出清;拨备覆盖率实际提升100多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约75个百分点;每年“一行一策”拆弹风险关注行10余家,力争今年末“清零”。

  在推进改革化险中,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从“发展、文化、科技、人员、问责”五个维度发力,环环相扣、关关设防,构建起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在守正创新中夯实稳健根基。

  发展是风险防控的根本之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要求从政治上看发展、从发展中察政治。金融经营风险的行业特性,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风险、用辩证的思维审视风险。发展就是最好的化险。金融风险在发展中形成的,必然可以通过发展来化解。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走党建领行的正道,善于闯改革化险的新路,发展与化险统筹推进。

  ——坚定走党管金融的发展正路。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全省2.5万干部员工团结在金融向党、农商姓党的旗帜下,坚定扛起党赋予农商银行的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系统谋划并全面实施“八行战略”,深入推进党的领导与行业管理、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构建“1+3+N”党建体系,创建“红农商·赣先锋”党建品牌,与系统外3.1万个党组织开展联建共建,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坚定走攻坚化险的发展通路。历史风险不出清、不见底,“黑天鹅”就会猝不及防。坚持新官理好旧事,三年多来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数百亿元。增量风险不遏制、不好转,“灰犀牛”就会越养越大。坚持“现官不留后患”,坚决告别脱实向虚、规模冲动、数字达标,深耕支农支小、客户翻番等难而正确的事情。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84%,贷款占资产比重居全国前三,三年多来贷款授信客户增长90%,贷款千户以上网点增长1倍,户均贷款降至27万元,新增贷款不良率较前三年下降1.8个百分点。央行评级“绿区”的健康机构占比达9成,2级行从0家增加到10家,年度监管履职评价站稳全国第一梯队。

  ——坚定走提质增效的发展大路。质量高、效益好,应对风险挑战才有实力、更有底气。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理念,开展降本增效、固本培新两大专项行动,落实信用风险管控16条举措和8大机制,制定增强风险抵补能力17项措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截至6月末,净息差全国第3位,拨备覆盖率全国第5位,人均拨备前利润全国第3位。

  文化是风险防控的“源头活水”。风险管理不仅是一项具体的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企业文化。把风险管理基因融入“五要五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影响干部员工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厚植文化根基,管发展必管风险,管合规更管违规,主动治理风险。

  ——建设守正规范的依法合规文化。完成风险、合规部门分设,推进内控合规建设三年行动,制定“正面+负面”的风险与合规管理履职清单,明确员工行为“十严禁十不准”,“行长讲合规”活动全覆盖,“全员合规、主动合规、时时合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构建行稳致远的公司治理文化。坚持管根本、管长远、管全局,明确了三会一层、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审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建立并加强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互动联动10项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风险治理体系。

  ——营造科学精准的综合考核文化。完善多维评价体系,分层分类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重点加大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的考核权重,把风险管理责任纳入经营质效考评、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红黄牌管理等,以考核倒逼责任上肩、措施落地。

  科技是风险防控的“智慧防线”。科技识别环节的颗粒度,决定金融风险评估的精准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可以前瞻洞察风险萌芽,精准把握风险实质,制定更加精准的应对方案,构筑风险防控的“天罗地网”。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按照“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路径,以数据要素的“望远镜”式深度挖掘+智能算法的“显微镜”式精准研判,让金融风险从“隐性潜伏”变为“显性可见”,进而实现“精准可控”。

  ——打造智能监测“千里眼”。在全国率先搭建集中式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指标集市,对全省2200多个网点、160个指标实时监测,实现全流程线上化“风险可监测、异常可识别、整改可追踪”。

  ——构建风险画像“全息图”。顶层设计风险偏好限额体系,根据战略规划、业务规模、风险现状,从省级层面构建起涵盖13个方面、46个偏好指标和10个方面、60个限额指标的全新体系,差异化设定基层行指导性目标值、预警值、底线值,实现对行业、地区、客户、产品等多维度的风险视图和数字画像,风险感知从抽象概念转向具体认知。

  ——筑牢资金安全“防火墙”。开发并优化反洗钱系统,推进可疑交易监测标准建设,建立22个指标模型、规则272条,提高金融情报线索有效性、精准性,被评为全省打击洗钱犯罪“成绩突出集体”。加强科技系统远程后台监测,系统性能在成功堵截电诈事件中得到检验。

  人员是风险防控的“关键变量”。人不仅是推动金融风险管理的动力,也可能是造成金融风险的因素。金融风险的产生,其实都是人出了问题。需要提高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形成主要管理者狠抓风险、关键岗位精通风险、全体员工共管风险的管理架构。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穿透风险背后“人”的因素,把管好风险的“千里马”筛选准、利用好,把制造风险的“害群马”识别出、限制住,切实管住关键人、关键点。

  ——全序列配强专业团队。系统性提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26项重点工作,搭建风险管理“四梁八柱”。在基层探索配置首席风险官、合规官,挑选法律专长员工兼任合规风控岗位,赋予其“知情权、监督权、纠偏权、预警权”,壮大风险管理力量。

  ——全链条穿透风险管理。实施风险“三穿透”,还原客户首次建立信贷关系时点,从农商银行、支行、客户经理三个层级开展穿透式排查,精准识别风险源头及责任人,并将穿透结果运用于高管履职评价、客户精准识别、员工能力提升全过程。今年根据个人“三穿透”结果,对管控风险靠后的支行行长、客户经理,采取限制权限、调整岗位、停岗收贷等不同风险管控措施,及时发现风险、消除风险。

  ——全维度重塑用人导向。坚持管住事更要管住人,对高管主官从业绩贡献、经营管理、风险合规三个维度进行“数字画像”,实施支行行长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拔一批工程。把清收不良战场作为锤炼、判别干部的重要赛场,评选“清收英雄”,真正把能化风险、懂管风险、管好风险的人用起来。

  问责是风险防控的“有力武器”。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中央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点放在构建问责机制上,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强化斗争精神,对违法违规制造风险的行为严肃处理,形成“望之则怕、触之则伤”的火炉效应。并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避免处罚影响干事创业的激情。

  ——扎紧长效常治的制度笼子。推进问责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查处分离机制,在省行创新成立违规问责委员会,制定议事规则,出台违规问责实施办法,提高问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打响震慑常在的问责板子。加大与纪委监委、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对员工异常行为、不法贷款中介等“病灶”,及时实施“外科手术”,避免“带病”运营。让问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长鸣的“警示钟”。

  ——用好警示常严的监督尺子。结合工作实际,梳理查找违纪风险点169个,编印《违纪风险点录》《典型案例警示录》,以“身边案”警醒“身边人”,时刻牢记“风险底线不可越、合规底线不可碰、道德底线不可破”。

  同时,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也清醒认识到,“十五五”期间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必须克服历史包袱较重、公司治理薄弱、业务模式单一、科技赋能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妥善处理好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息差收窄与提质增效、推进创新与有效监管、短期稳定与长期转型等重大关系,确保沿着正确的轨道行稳致远。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站在历史交汇点,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将与全国农信一道,以金融强国战略为统领,共同答好改革化险的“后半篇文章”,走稳走好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