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本行资讯  媒体关注  详情页
关于我们

金融时报丨王东升:农村金融重在传承服务“三农”的发展基因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特别是需要地缘性更强、覆盖面更广、匹配度更高的农村金融助力。然而,受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金融的趋利性和安全性要求等因素,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难点。基于以上背景,笔者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为微观调查对象,对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实践与成效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农商银行,为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强,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近年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传承服务“三农”的发展基因,按照“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担当、百姓银行的情怀,加大农村金融资源投入,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来源,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配置金融资源,强化涉农信贷供给

  金融资源配置是乡村振兴中要素集聚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农村领域。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把服务“三农”小盘放在稳住经济发展大盘中布局,推动金融资源不断向“三农”领域倾斜。截至2023年8月末,江西辖内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597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的五分之一左右,连续多年实现了稳定增长目标。特别是近年来,坚持资源优先安排、贷款优先发放、服务优先满足,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超5600亿元,全力保障了乡村振兴信贷供给。

  (二)践行普惠理念,下沉金融服务重心

  如何实现金融支持和金融需求的有效对接、供求平衡,是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从供给端,要通过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合理分布,为金融资金流入乡村提供便捷渠道,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另一方面,从需求端,要激活农村地区市场,培育各类涉农经营主体,加大其对金融资金的有效需求。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为例,通过大幅改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1500多个乡镇网点、1.4万个金融服务站覆盖全省384余万乡镇居民,切实扩大了对偏远农村、山区等金融服务半径,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家门口的便捷金融服务。同时,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深入实施贷款客户三年翻番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村授信工作,对全省4061个行政村的所有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进行了批量准入、批量授信,贷款客户总量突破380万户,相当于全省每4户家庭中就有1户是农商银行的贷款客户,切实提升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全力打造了“离大地最近、与百姓最亲、跟小微最紧”的“百姓银行”。

  (三)聚焦融资痛点,推进产品服务创新

  由于农村资产具有产权不清晰、价值评估难、缺乏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等特点,“抵押难、融资难”的现象普遍存在。为破解这一融资痛点,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创新开发了多种特色金融产品,如在全国首创推出“畜禽智能洁养贷”,完善畜禽养殖业经营权抵质押登记和交易流转平台,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探索“绿色金融+生态补偿”机制,推出“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盘活了森林资源,实现了“沉睡资产”生态价值;推广“乡村振兴贷”“百福农权贷”专项信贷产品,着力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研发“惠农网贷”等纯线上、无抵押的贷款产品,随时随地满足农民小额资金需求,提高贷款可得性;发行“乡村振兴主题卡”等特色支付产品,推动移动支付向县域农村延伸。

  (四)担当社会责任,聚焦乡村振兴短板

  2020年11月,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发展基础和自我发展能力仍然不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强化对就业稳岗、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等金融支持,引导脱贫群众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带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逐步致富。截至2023年8月末,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占全省90%以上,支持44万户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建立712个扶贫对接联系点和7.4万户扶贫对接联系户,为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农商力量。

问题与难点

  总体来看,近几十年来,农村金融在信贷投放、融资覆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助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金融活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调研中也发现,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弱项,面临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与难点。

  (一)有效信贷投放不平衡不充分

  一是涉农贷款增速放缓。从江西辖内农商银行来看,尽管涉农贷款余额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二是信贷需求挖掘不深。据统计,目前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有效授信覆盖面不到三分之一,用信率仅为63.3%,同时贷款客户1000户以下的网点541个,其中农村网点351个,占比64.9%,农村市场的金融需求挖掘工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对现代农业支持不足。农商银行依靠长年扎根农村的人缘地缘优势,与传统特色农业客户保持了稳定的信贷关系,但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兴起的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三业融合发展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不足。

  (二)乡村基础客户对接面临困境

  一是农村空心化导致基础客户流失。随着农村空心化、农民市民化、留守群体老龄化加速演进,原来的适贷人群(50-60后年龄段客户)将逐步退出贷款群体,农商银行基础客群出现流失、断层。二是大行下沉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布局农村金融市场,下沉业务重心,凭借科技、成本、利率、服务优势,挖抢农商银行存量优质客户。截至2023年6月末,农村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贷款市场份额占比由2019年末的37%降至28.7%,同期大行普惠型小微贷款市场份额占比由2019年末的27.9%升至39.1%。“一降一升”的背后反映了农村金融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三是获客渠道缺乏导致农商银行传统优势弱化。随着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农商银行依托网点获客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客户经理“走出去”营销的能力不足,科技研发相对滞后,难以发掘和对接有效客户。

  (三)金融支农的适配度存在偏差

  一是周期不适配。农业产业发展具有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而目前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仍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与涉农主体资金用信期限不匹配,同时也加大了客户经理转贷压力。二是产品不适配。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规模化、产业化、合作化经营已逐步形成,乡村振兴时代的信贷需求持续扩张的同时,融资需求已经不再仅限于传统农户的小额信贷的“短频快”模式,同质化、单一化的信贷产品已经难以有效满足其实际需要。同时,在金融产品研发过程中过于强调风控,准入门槛高、担保要求严、提供资料烦琐,导致“有产品无有效市场、有市场无对口产品”。三是需求不适配。随着农民市民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客户需求逐渐多元化,传统的存贷汇款服务难以满足客户财产增值保值、信用卡等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

  (四)金融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健全的问题。由于信用创评工作涉及人民银行、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乡镇等多部门联动,耗费成本极大,权责边界不清,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成效不明显。据统计,全国 2.3亿户农户中,有近42%的农户未被纳入信用评定范围,仍然存在不少“信用盲区”。二是农商银行风控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发展取决于自然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和经营管理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对金融风险管控的要求较高,而农商银行主要依靠客户经理、审查审批人工识别客户风险,风控系统、人才、机制的协同防控和快速响应能力不足,对贷款资金使用、客户异常情况难以全面掌握和有效控制。三是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目前尚未建立起银行、保险、融资担保机构共同参与、合理分担风险的可持续合作模式,缺乏风险转移机制和风险分散渠道。比如,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农商银行发放了大量政策性贷款,这类贷款,代偿手续复杂、流程烦琐、条件苛刻,不良贷款风险难以及时有效化解。

对策与建议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大背景下,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使命,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一)坚守定位,优化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供给

  一是重点领域上全力保供。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不动摇,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水平,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大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为例,计划“十四五”时期投放乡村振兴贷款1万亿元,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领域,更好满足其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二是重点产业上深度融合。坚持以产业为本、金融为器,结合政府的产业规划导向和当地既有产业基础,发挥农商银行人缘地缘熟、决策机制快的优势,加强银政企之间的融合联动,持续加大对养殖、果业、蔬菜、油茶等优势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聚焦产业兴旺,制定乡村振兴产业支持实施方案,聚集当地至少1类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增强对当地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支持,为当地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三是重点群体上精准滴灌。综合运用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财政惠农信贷通等优势支农产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脱贫户、乡村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的支持力度。通过扩大信用贷款、增加首贷户、提升贷款额度、降低融资成本等金融“组合拳”,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发挥优势,拓宽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范围

  一是实施客户扩面基础工程。坚持把提高金融客户的数量特别是贷款客户数,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针对存量客户,进行精细化、管家式服务,充分挖掘和有效对接其用信提额、中间业务等多元化需求;针对流失客户,从政策产品、利率优惠、额度提升、金融服务等方面,做好回流文章;针对首贷客户,特别是新市民客户,适当降低信用贷款门槛,创新“新市民贷”等专项信贷产品,不断扩大首贷户的授信覆盖面、用信率。

  二是实施整村授信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开展乡村振兴整村授信为抓手,与地方党政、担保机构共建涉农公用信息数据平台,着力破解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问题,将价格合理、方便快捷、功能全面的金融服务向农村地区纵深推进,全力推动涉农贷款扩面增量、提质增效,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和金融服务均等性。

  三是实施普惠服务外拓工程。加强与驻外商会、行业协会的沟通,通过开展座谈会、推进会等形式,深化合作关系,掌握外拓人员信息和服务需求信息,利用线上产品,对外出人员开展线上营销,或前往务工聚集地开展批量外拓营销,进一步加大外拓地的对接频度和深度,让服务“走出去”,把客户“请进来”,打造客户身边暖心银行品牌。

  (三)优化机制,激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动力

  一是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推进精细管理。持续优化考核指标和单价,单列信贷额度、单设考核指标、单授审批权限、单独资金定价,并根据业务规模、竞争环境、社会责任等因素,对乡镇网点实行差异化考核单价,引导信贷资金、财务资源稳定向基层一线和乡村振兴领域倾斜。更加注重质效考核,提高贷款日均、存款息差额、贷款息差额单价,增强可持续的金融服务能力。适度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探索简便易行、客观可量化的尽职认定标准、免责情形和问责要求,加快落实涉农贷款尽职免责制度,切实让基层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二是落实合作互动机制融入地方治理。聚焦党政所需,与地方政府探索“党建+普惠金融”模式,向各行政村派驻金融辅导员或金融“村官”,借助外部力量,合力推动工作;与村委开展“党建+金融夜校”活动,加大政策产品、金融知识的普及宣传,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高农民金融素养。以在行政村设立的金融服务点为阵地堡垒,加强合作商户业务培训,加强周边农户、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接走访,延伸服务阵地,不断提高农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比如江西辖内农商银行正规划在人口集中村等区域选址,高质量建设1000家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服务“五位一体”的“农商驿站”,将其打造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

  (四)打造特色,完善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

  一是做强品牌特色。支农支小是农商银行的最大优势和最大底气。要充分发挥农商银行人缘亲地缘熟、机制活决策快的优势,打造“小而美、普且惠”的行业特色。以江西为例,全省农商银行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省86家农商银行服务100个县市区,2300多个支行网点覆盖所有乡镇及主要城市街区,1.4万个金融服务点延伸至行政村和社区,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山红遍之景。

  二是做活产品服务。针对农村空心化、农民市民化、农业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在推广整村授信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引入整村担保增信机制,打造乡村振兴整套信贷产品。主动策应融资配套要素市场改革,根据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抵押登记、流转交易、评估处置机制,创新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打通资源、资产、资金的转换渠道。

  三是做优生态场景。坚持拓展支付渠道、搭建生活场景、下沉金融服务、跨界生态整合,以“金融+场景”的方式,全面服务农村客户的衣食住行娱,深度打造“乡村金融生活圈”。丰富电子社保卡、乡村振兴卡功能,打造核心支付载体,推动电子社保卡在医疗健康、公共服务、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待遇补贴、创业融资等全场景应用。

  (五)管控风险,筑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根基

  一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特别是落实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加强与村委的沟通联系和背景调查,注重人品、口碑、家庭关系、资产、存款等关键要素判断,真实、全面、准确反映农户基本情况、信用状况,把好客户准入关,从源头上有效防控风险。

  二是实施智能风控管理。根据农业产业特征、农村经济情况、农户经营状况,开发建设客户风险识别、重大风险报告和风险交易预警等智能综合风控系统,提高农村金融风险预警和风险监控能力。

  三是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建立财政、银行、担保、保险共担农业信贷风险的机制,确定合理的信贷风险损失分担比例。加强与省高院、省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担保机构沟通协调,协调成员行提高代偿效率,化解处置不良贷款。

  主要参考文献

  ①杨国庆.财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

  ②王小华,杨玉琪,程露.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问题与解决方案[J].西南大学学报.2021.

  ③李真,高旗胜,戎蕾.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村金融研究.2022(03).

  ④雷洪博,王佳琦,张宇飞,杨永生.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J].金融经济.2023(08).

  来源:金融时报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