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本行资讯  媒体关注  详情页
关于我们

江西日报整版聚焦|全省农商银行惠民惠企调研行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3日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作为“金融赣军”的龙头,朝着资产、存款、贷款“三个1万亿”目标,加压奋进、实干争先,在全省拥有86家农商银行、2300多个支行网点、1.4万个金融服务站,倾情打造离大地最近、与百姓最亲、跟小微最紧的“百姓银行”。为深入了解全省农商银行践行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落实省农信联社提出的“八行战略”(党建领行、质量立行、合规守行、特色办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服务暖行、从严治行)的创新举措和亮点成效,近日,本报金融事业部和省农信联社同志一道,冒酷暑、走基层,从景德镇到弋阳、横峰,马不停蹄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访小微、访农户,深切体会普惠金融带来的温暖,深切感知金融活水产生的力量。

  景德镇:让“景漂”创客不差钱

  千年瓷都景德镇,是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和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之一。近年来,景德镇积极推进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推动瓷都走向更加辉煌。景德镇农商银行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与之共生共荣、同频共振,大力推广普惠金融,倾情支小支微、服务实体经济,以金融之力助推世界瓷都景德镇的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行存贷款规模达534亿元,居本地金融机构第一位,经营质效持续居于江西辖内设区市农商银行第一方阵。

  ▲文祥窑获贷200万元,图为该公司技师手绘釉下彩

  看点一:温暖的“新市民景漂贷”

  近年来,“景漂”一族在景德镇的数量快速增长,3万多名“景漂”的加入,为古老瓷都注入了青春活力。为了让“景漂”一族把根留住、创业兴业,景德镇农商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不断为新市民“景漂”创客送去金融“及时雨”。

  抱朴工作室的“救急款”。

  在景德镇三宝国际瓷谷口有一幢古香古色的木质民房,这里是“景漂”杜少强的抱朴工作室,里面摆满了修复完好的陶瓷器物。观复博物馆人士一行曾到访过这里,对他的陶瓷修补艺术给予了点赞。杜少强今年33岁,来自山西长治农村,大学毕业后来景德镇创业已16个年头。作为“景漂”,他历经了创业的艰辛。前几年受市场等因素影响,订单下降,流动资金一度陷入困境。杜少强通过当地农商行金融服务对接会了解到有“新市民景漂贷”这一信用产品,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很快就得到陶溪川支行20万元的贷款。20万元款项也许不算多,但在杜少强看来却是“救急款”。他把钱用在刀刃上,添置新设备,招收新技师,拓展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渡过难关的杜少强,如今生意日渐见旺。作为传统手艺人,他带领他的团队将传统陶瓷修补工艺“锔补”发扬光大,专心安抚破损器物的每一处伤痕,还原器物最原本的美。

  智造工坊的“及时雨”。

  在陶溪川邑山智造工坊,我们见到了“景漂”符祖龙,他的工坊里正生产各种彩釉瓷器。符祖龙今年31岁,南昌人,毕业于南昌大学科技学院,2019年来到景德镇创业。他原本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后来自修化学专业,对陶瓷高温釉料配方情有独钟。他研制出的雾面釉、窑变釉、渐变釉、结晶釉等高温色釉系列产品,色彩自然,造型时尚,颇受市场欢迎。他在景德镇创业刚起步,就受到市场等因素影响,生产资金出现短缺。景德镇农商银行及时为他发放了15万元贷款,供他用于购买自动压坯车、上新的注浆设备等。他非常感谢景德镇农商银行的帮助,说上半年公司就有几十万元收入,下半年应该会更好。如今,他一家老小都来景德镇安家落户了。

  【调研手记】此心安处是吾乡。“景漂”组成的“新市民”勤劳、坚韧、蓬勃向上,他们盼望能落脚扎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不同场景下均有不同金融需求,如何全面实现精准匹配,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据了解,早在2017年,景德镇农商银行针对陶溪川创客群体轻资产特点,创新内部评级指标,推出了“创客贷”;后来,为降低青年创客融资成本,引入财政贴息政策,优化推出了“景漂贷”,将青年创客良好的信用记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去年底,“景漂贷”再次升级为“新市民景漂贷”,从服务陶瓷行业的“景漂”群体扩大到全市的“新市民”群体,且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范围的青年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实行利率优惠政策。截至2023年5月末,景德镇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新市民景漂贷”1116笔,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03亿元。一大批有资金需要的创业青年享受到了政策贷款红利。

  ▲陶溪川成了“景漂”创客的乐园

  看点二:受益于财园信贷通的文创企业

  陶瓷文创是一条诱人而又充满未知的现代陶瓷产业新路。

  位于景德镇市三宝国际瓷谷的景德闲云居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陶瓷文创定制化规模化为特点的新锐文创企业。公司研发团队强劲,拥有百余项自主设计研发专利产品,先后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公司开发了“鹤舞鄱湖”“福如意”“飞阁流丹”等陶瓷文创产品作为外事礼品和城市礼物,先后为中国商飞、中国铁塔、vivo等优秀品牌和企业开发陶瓷文创产品。公司致力于用文创产品讲述中国故事,讲述品牌故事,讲述陶瓷故事。

  说起企业的成功,公司董事长段建平对景德镇农商银行的暖心帮扶感激不已。他说,有一年该公司从全国20多家专业公司中脱颖而出,中标了一家大汽车品牌公司的文创礼品开发,标的额达1500万元。拿到订单的兴奋之余,段建平发现开发资金是道坎,一时愁上心头。幸好有景德镇农商银行为该公司做后盾,通过财园信贷通授信74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让企业规模越做越大,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

  【调研手记】小微企业是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无数关于瓷的梦想在这里落地、生根、发芽,他们热爱这份泥土的温润,同时也热切期盼金融的扶持。景德镇农商银行按照省行“四定五进”的要求,即“定格、定点、定人、定责”“进社区、进商圈、进商会、进园区、进机关”,把普惠金融的温暖阳光送到每个角落。尤为可贵的是,该行改变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观念,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从而赢得了受惠企业的由衷赞扬。

  弋阳:把普惠金融做成“便利店”

  如何引导金融活水流向田间地头,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答题”。弋阳县是革命老区县、西部政策延伸县。该县下辖17个乡镇(街道),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3万。作为扎根农村市场、服务农村群体的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弋阳农商银行对“三农”的感情最深厚、联系最紧密。正因为如此,弋阳农商银行在开展整村授信、创新产品支小支微、助力“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等工作成了上饶乃至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的一面旗帜。弋阳农商银行通过整村授信评议产生白名单6.5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6.86%,新增授信18925户、金额26.02亿元,新增用信8081户、金额15.79亿元,办贷效率、服务质效均明显提升。

  ▲上门授信忙,大棚绿意浓

  看点一:整村授信助农增收致富

  中畈乡下叶村为弋阳农商银行第一批整村授信试点村。

  谈起整村授信,下叶村委会主任叶长明深有感触,弋阳农商银行特别重视发挥村干部在当地的作用,深入每家每户摸清家底,宣传整村授信的意义,并广而告之如何便捷操作。该村农户616户,评议白名单454户,授信339户,金额2970万元;用信137户,金额1884.68万元。通过整村授信,农户贷款就像便利店购物一样方便,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有了资金等要素的支持,下叶村从曾经的贫困村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批种植大户也应运而生。

  在下叶村上叶组的成片辣椒地旁,我们见到了种植大户张细林。他种植了辣椒180亩、水稻1300余亩。大面积种植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弋阳农商银行中畈支行通过整村授信,为他办理了30万元贷款用于生产经营。目前辣椒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张细林预计今年种植总收入将达100万元。

  看点二:重点扶持地方优势产业

  弋阳的支柱产业为农业,特色农产品有年糕、大禾谷、雷竹笋和扣肉。弋阳农商银行在搞好整村授信的同时,重中之重要扶持农村的优势产业和致富带头人。

  在曹溪镇程畈村程家组,我们看到两个偌大的新建钢架结构厂房,业主汪长福介绍,其中一个厂房为稻谷烘干场,里面矗立着中联重科生产的大型烘干设备;另一个为雷竹笋加工厂房。据了解,汪长福原在北京从事健身教练,看到家乡环境好便选择回乡创业。开始做建材生意赚了“第一桶金”,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近年发现农产品加工前景好,便依托当地资源转型做起了农产品加工。为了扩大经营,去年10月在曹溪支行贷款100万元,等两个新厂房投产后,年收入预计可达110万元。

  在曹溪镇横桥村横桥组,这里的房前屋后,乃至不远处的山坡,总能见到一片片青翠茂密的竹林,这便是当地的特色产业——雷竹。雷竹以产笋为主,雷竹笋鲜嫩可口,价钱好时一只雷竹笋可卖到五六十元,主要销往浙江等地。当地雷竹种植大户余清发种了10多年的雷竹,仅去年就获利100多万元。他非常感谢农商银行的支持,当年他获贷20万元,扩种竹林60亩,让他竹林地里轮番冒出“金疙瘩”。

  【调研手记】弋阳农商银行被列为全省农商银行乡村振兴整村授信工作试点行,客户经理“上山下乡”,把银行搬进村里头、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整村授信转变了村民的金融观念,让农民融资的途径变得非常便捷,从而不断拓宽农民的增收致富路。普惠金融如同普降甘霖,但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弋阳农商银行通过打造普惠金融客户专属的服务平台,开发了“弋竹贷”“弋糕贷”“弋贤贷”“弋雁贷”等特色产品,一笔笔普惠金融贷款流向了特色优势产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横峰:践行“农商为农”的情怀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横峰农商银行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扬“背包客”作风,不断夯实乡村金融主阵地,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今年已投放涉农贷款16.52亿元。在金融活水滋润下的横峰秀美乡村正在向“秀美经济”蝶变。

  ▲兴安种业基地

  看点一:助力打造农业“芯片”

  种子是农业的基石,现代种业被称为农业的“芯片”。

  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位于横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莲荷乡),是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位居省内同行业前茅。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育种创新团队,设立了以张洪程院士领衔的院士实验站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在横峰县、海南省等不同生态区,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了稳定的标准化种子基地。

  横峰农商银行以服务现代农业的眼光和情怀,充分发挥金融要素对现代种业发展的保障作用,以种业龙头企业为核心,聚焦种业产业链中制种、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推出服务方案,全力支持种业振兴和科技强农。近年来,横峰农商银行合计向该企业旗下2个公司授信2270万元,其中向江西兴安种业授信财园信贷通2笔,金额980万元;向江西谷色谷香米业有限公司授信1290万元。

  看点二:倾情支持生态农业规模化

  江西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有机绿色农产品及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体,是全国巾帼农业示范基地。

  公司董事长侯雪娇是一名爱心企业家,同时也是一名直播带货的网红。她的农业种植基地里有琳琅满目的南瓜,长势茂盛的葛根……几百亩成片的绿色农作物生机勃勃。

  侯雪娇高中毕业后创业20多年,2015年投身于绿色生态农业。她以“清香来源原始,纯正出自用心”的情怀,专注深耕有机健康农产品领域,以绿色健康为特色,逐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一条龙、全产业链条的绿色有机模式。目前,公司解决了100多名当地村民的就业,全年支付给员工的工资500多万元。公司先后荣获中国绿色餐饮企业、全国校园绿色无污染食品、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优质食材配送先进单位等称号。

  侯雪娇说:“做农业要有情怀,敢于为做农业的企业贷款更要有情怀。特别感谢横峰农商银行对我们公司的大力支持。”据了解,横峰农商银行为该公司授信贷款达600万元,为岑山生态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调研手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横峰农商银行既是责任所系,更是梦想所在。横峰农商银行切实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助力县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精准施策,量身制定“惠农易贷”“乡村振兴贷”等多款信贷产品,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农商银行+龙头企业+种植养殖户”链式合作发展模式,提供“一条龙”服务和“全链条”资金支持,为横峰的强农兴农贡献农商力量。

  来源:2023年7月11日《江西日报》

  文字:刘之海 吴艳雯 骆寒蕾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