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商联合银行

本网站支持IPv6

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本行要闻

遂川农商银行2024年度三农金融服务及普惠金融工作报告


各位股东:

根据监管要求,现将遂川农商银行2024年度三农金融服务及普惠金融工作情况进行信息披露如下:

一、业务基本情况

至2024年末,全行设有营业网点31个,其中城区营业网点6个,乡镇营业网点25个在岗员工278人,业务覆盖全县60余万城乡居民。贷款规模、市场份额、客户总量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各项贷款余额105.53亿元,较年初净增9.8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0.65亿元,较年初净增0.01亿元,贷款余额占全县市场份额31.16%,新增贷款占全县市场份额29.29%。涉农贷款增速0.02%、新增贷款中涉农贷款占比0.09%、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0.01%;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4.19亿元,较年初净增0.01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净增2.9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2.96亿元的100%,增速7.28%;有贷款余额的户数10362户,高于年初水平;新增贷款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占比30.06%,户数增量1403户,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25.81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87%,较年初下降2个BP。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全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决策部署,在省联社、辖区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政府、各级监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各位股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线,努力践行八行战略,深入实施“一大工程三项行动”,制定了《遂川农商银行普惠金融转型提升方案》《遂川县派驻驻村(社区)金融助理推进党建+金融服务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遂川农商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24年遂川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整园授信”活动方案》《遂川农商银行2024年“普惠金融万里行”营销活动考核方案》等始终坚持“立足本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完善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强化普惠金融理念,三农金融服务及普惠金融工作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一)积极对接小微需求。主动深入当地产业园区、专业市场以及商会协会等小微企业聚集区域,开展大规模的走访调研活动。通过与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资金需求、面临的困难以及对金融服务的期望,建立了全面且精准的客户需求档案。累计走访民营企业650余家,个体工商户8800余户,实现了对重点小微企业客户群体的全覆盖。基于调研成果,为不同行业、规模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包括结算、理财、信贷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满足其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对小微企业贷款申请实行 “一站式” 受理和限时审批制度。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将30万以下的小额小微企业贷款从申请到放款的平均时间缩短至半个工作日以内,有效提高了资金投放速度,及时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需求。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确保优质小微企业能够快速获得金融支持。同时,为减少客户往返银行次数,积极推广线上金融服务渠道,实现部分业务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签约,极大地便利了客户。

(二)落实尽职免责和无还本续贷政策。制定了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实施细则,明确了贷款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尽职标准,对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中勤勉尽职但因客观原因导致贷款出现风险的工作人员,免除其相应责任,充分调动了信贷人员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独立的尽职调查和责任认定机制,确保尽职免责认定过程的公正、透明和客观。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案例分析会,加强对信贷人员关于尽职免责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使其准确理解政策内涵和操作要求,有效消除了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业务。积极主动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宣传无还本续贷政策,帮助企业了解政策优势和申请流程。对于生产经营正常、信用状况良好、具备还款意愿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小微企业,在贷款到期前主动进行对接,提前评估企业是否符合无还本续贷条件,并为其办理续贷手续,无需企业偿还本金即可实现贷款展期。

(四)完善便民设施。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先后布放了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自助查询机,形成以自助查询和线上查询为主、柜台查询为辅的金融机构征信服务体系。在所有营业网点覆盖全县23个乡镇的基础上,加快“村村通”、“城乡通”自助机具推广,通过优化一批、提升一批、撤并一批,提升服务效能,布设CRS、ATM等自助设备49台,其中农村乡镇安装26台,消除了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助农取款服务点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实现“机构网点和自助机具城乡全覆盖、电子银行机具村村通、农民小额取现转账不出村”,让城乡居民都享受到便捷现代普惠金融服务。

(五)建设金融服务站。遵循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抓大放小、统筹兼顾的建站管理原则,对全行站点进行优化提升,在配置POS机设备的同时,部分业务量大的站点补齐点钞机及聚合支付码牌,提升移动支付的服务能力。建立完善驻村金融助理制度,即每个助农取款点负责人为驻村金融助理,实行客户经理挂片管理,定期巡视指导服务点的金融服务情况。还与公安、团县委、社区管委会共建“遂川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店小二”服务站,集普惠金融、金融知识宣传、客户经理驻点等综合功能,改变以往单一服务,将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提升了辖区内偏远山区客户金融获得感和便利性。

(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好关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与县乡村振兴局对接,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产品为主要抓手,总结和推广好政府增信、产业带动、资产收益扶贫、互联网金融扶贫等有效模式,持续加大对油茶、茶叶、金桔等辖内优势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目标,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加大对农村、农民、农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圩镇环境提升、乡村公路建设、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农村电商、民宿、康养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和现代农业产业的金融服务。

(七)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产品。持续加大农商银行特色产品、优势产品的营销推广,做大贷款总量,提升市场影响力。对于自然人客户,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居民小额信用贷款”“社保贷”;对于个体工商户,大力推广“诚商信贷通”“创业贷款”;对于企业客户,大力推广“流动资金贷款”“财园信贷通”“小微易贷”;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财农信贷通”;对于公职人员,大力推广“公职人员贷款”“公积金贷”;对于准大学生,大力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对于客户线上化需求,大力推广“居民网贷”“惠农网贷”等数字风控技术产品。

(八)推动信用环境建设。与各级乡村治理组织互动,大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和文明信用农户创评活动,在已评定碧洲镇、衙前镇、高坪镇、珠田乡、巾石乡、戴家埔乡等信用乡镇的基础上,继续创评信用乡镇、信用村,评定文明信用农户,大力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在全县所有乡镇开展普惠金融夜校宣讲活动,着力打造“诚信遂川”,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九)开展金融知识宣传。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进商场”等方式,开展“3·15”、“5·15”、金融知识普及月、“守住钱袋子”等防范金融风险公益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对小微企业、在校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金融政策和服务的宣传,增强普惠金融群体风险意识和防险能力。宣传方式形式多样,开展城区集中宣传,在中心城区通过现场展板、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集中时间段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活动;组织网点阵地宣传,设置普惠金融知识宣传专区,摆放宣传展板、宣传材料或设立咨询点,通过网点LED、海报广泛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入户上门宣传,组织宣传队,深入社区、园区、学校、农村、商圈进行宣传,主要宣传普惠金融知识、普惠金融领域政策、普惠金融产品以及常见的非法金融识别等内容;组织新型媒体宣传,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快手等新媒体渠道,通过录制短视频、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大普惠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

三、2025年三农及普惠金融业务计划

一是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深入推进省联社“一大工程三项行动”,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提供更强劲的金融支撑,围绕乡村农户建档覆盖面达100%、白名单推送100%、授信覆盖面60%、用信覆盖面60%的“1166”目标,大力开展好乡村振兴“整村授信”工作。

二是持续提升服务站点质效。继续探索打造升级版普惠金融服务站,配套书籍、网络、招工信息等服务,派驻客户经理逢圩日或定期现场办公,收集客户信息、营销拓展客户、宣传业务产品。同时优化专项考核,明确服务项目、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采取积分管理,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站工作质效。

三是持续拓宽优化线上营销。积极利用电话、微信、短信等线上渠道进行营销,从“朋友圈”、“微信圈”、“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社交平台开展宣传,提高业务产品知晓度、推动优质服务入人心、跑起线上获客加速度,实现快速营销。打破时空限制,加强客户联系,充分用好移动办贷设备,切实提升办贷效率。

           

             江西遂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6月1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28号

版权所有 @江西遂川农商银行 备号:赣B2-20050068号-1

电话:0791-0000000 邮政编码:33350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