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农商银行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研讨全国两会精神
为践行全省农商银行“红农商﹒赣先锋”党建品牌内涵,扛牢红色旗帜,深入实施“政治固本”工程和“凝心铸魂” 工程,3月27日下午,新余农商银行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并开展研讨交流。新余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建勇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与会同志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关于家风、关于教育等系列讲话精神和考察吉林、贵州、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了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学习主题,党委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代表结合岗位实际进行了研讨发言。大家一致表示,通过此次专题学习研讨,更加深化了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认识,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以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等形式让群众可感可及我行的“立足本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中国农村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农商事业高质量发展。
程建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今天的学习内容丰富,意义重大,为我们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重要论述,将其与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拿出行之有效、切实管用的工作措施,在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改革的“关键之年”,努力为全省农商银行“红农商﹒赣先锋”党建品牌建设添砖加瓦,推动我行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程建勇围绕会议主题,结合自身学习思考,联系全行工作实际交流了体会。他强调:
——心中有党、向光而生,要永葆信念红色根脉
在理论武装中强化思想保障。要坚持把学习两会精神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全行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在深学细悟、对标对表中下功夫,在入脑入心、真学真信中见实效,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持续推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长久灌溉,久久为功提升新余农商银行金融文化底蕴和内涵。
在锻造堡垒中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建强支部堡垒作用,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继续以“一支部一特色”为切入点,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赋能。坚持建强全行党员先锋作用,一以贯之推进党员技能素质提升工程,织牢组织建设体系框架,紧密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农村金融发展趋势研究、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体系的培育,有效提升各层级组织凝聚力和执行力。
在锤炼党性中强化纪律保障。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从严治党决策部署,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四风”精准发力,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健全约束制度,突出纪检审计监督作用,浓厚清廉文化氛围,常抓不懈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确保以案促改力度不减、正风肃纪力度不减、监督执纪力度不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心中有责、向稳而行,要坚固基石引擎动脉
筑牢“稳经营、谋长远”的发展底座。进一步树立一盘棋意识和全局观念,在把握“稳”的基础上、在把握好近期经营指标与远期发展目标的关系上,加强上下统筹、内外联动、跟踪调度,围绕存贷增长、风险化解、增收创利、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聚合众力抓落实,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传导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
扎紧“讲合规、控风险”的制度底盘。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头戏,扛牢风险防控之责,绷紧风险防范之弦,不断深化合规经营教育,强化合规制度建设,形成规范操作标准,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和专业经营风险的能力。把好信用风险、舆情风险、柜面风险、操作风险、员工异常行为风险等风险领域防范关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浓厚“优素质、焕活力”的人才底蕴。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用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树立用好一个激励一片的风气,以“三个一批”“三个补充”为指引,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考核考评机制,顺畅员工上升通道,发挥工会作用,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加大后备干部培养,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竞技舞台、比拼擂台,让员工在业务发展中发光出彩。
——心中有民、向进而往,要耕织乡梓发展命脉
以坚守定位融入地方经济。守住并发挥自己的看家本领,以“一大工程三项行动”为抓手,持续紧密切入本市打造新型工业强市战略,继续加大多维度的党建联建共建力度,推动重点项目洽谈、重点客户营销、重点产业对接,扎根普惠土壤,深挖发展资源,释放转化效应,在努力答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上下实功、务实效。
以践行宗旨融畅普惠民生。树立金融为民理念,发挥物理网点、金融服务站、云上空间等服务链接作用,聚焦民生关切、客户所需的金融诉求,把实现自我发展与民生金融保障相统一,把解决老百姓的身边金融烦事、急事、愁事做的更扎实,齐心协力打响品牌、擦亮招牌。
以创新驱动融活服务渠道。围绕产品、渠道、服务加大流程简化力度,加快现有产品服务功能优化进度,加速信贷、存款、理财等一揽子金融产品矩阵扩充,通过以客户体验为落点、以市场需求为引线,把金融工具应用能力的更新迭代与做细区域市场、做活客户分类、做精场景建设相匹配,着力在个性化和差异化上打造金融工具集合,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更接地气、更有底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