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主站

本网站支持IPv6

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婺源文苑

《床畔》读后感


  《床畔》是我读严歌苓的第一部作品。昨晚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心绪还是被书中的万红牵动着,万红的头发是在什么时候白的?三十多岁的人怎么就一头白发,一头苍凉呢?

  是在不眠不休辛苦护理张谷雨时白的?是在漆黑的夜洪水漫过钟楼时白的?还是从局促的储藏室搬迁到破旧的小帐篷中白的?

  19岁的万红从卫校毕业,做为特别护士的候选人来到59医院,短短8年的光景,从葱翠欲滴的少女变成了满头银发的妇人。在她轻盈瘦弱的身体里,蕴含了多少的凄凉,多少的失望。只有她一个人坚信张谷雨不是植物人,他只是被困在了自己的躯体里,他能够与人交流,他也是有感知的。

  随着英雄热潮的退去,人们越来越不把张谷雨放在眼里,特别病房被抢占,张谷雨在过道中伤风险些丧命;结发妻子把他当做人肉取款机;医院把他当做负担;这些万红都不怕,万红总能用自己的瘦弱肩膀为他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张谷雨不是植物人”的信念支撑着万红,只要有必备的医疗条件,万红就能好好护理张谷雨。

  最后的最后,医院解散了,张谷雨被弟弟、弟媳接回了云南老家。因两人舍不得治疗费用,张谷雨死在了家中。万红的到来,没能挽回“谷米哥”死去的事实。

  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心一直紧着,为孤立无援却执着坚守的万红心疼。严歌苓就是这么一位不怜悯自己,不怜悯这个世界,也不怜悯她笔下的人物的作家。万红的来到,让我的内心生出了千丝万缕的怜惜。

  这个散发着神性、诗意光芒、圣洁美好的女孩子,青春短暂得像黄粱一梦,尚还年轻,但已老去,被游客误认为是“最后的嬷嬷”。

  如小说中所写:“医院的白铁床是艘船,床畔的一切都在流动,流动的一切都在变化,只有两个人没变,一个是床上的张谷雨,一个是床畔的万红。万红是唯一连接床和床畔的艄公,来回摆渡在谷米哥和她以及其他所有人之间……”

  《床畔》中,万红反复强调张谷雨是个英雄,因为她坚信像张谷雨这样舍己救人的英雄价值观不死,那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美德、忠诚、勇敢、坚贞、无私和忘我,不论人类怎样发展,这样的英雄价值观是应该永恒的,是应该永远被讴歌的。但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经过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多年以后的吴医生所说:“英雄是什么?识时务是英雄。万红,亲爱的丫头,你就是不识时务。”值得我们深思。

  《床畔》写出了最美的人性——对生命的尊重。终归,这是一部理想主义小说,关于信仰与信念,关于纯粹与奉献。

上一篇:

下一篇: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28号

版权所有 @江西婺源农商银行 备号:赣B2-20050068号-1

电话:0791-0000000 邮政编码:333500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