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农商银行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抚州辖区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黎川县委、县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与支持下,黎川农商银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党纪学习教育任务,紧扣践行“八行战略”、实施“五大行动”的内在要求,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位,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担发展普惠金融使命,积极担当、主动作为,为推动黎川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为提升黎川百姓民生福祉展现了新作为。
一、社会责任管理方面
黎川农商银行,全称江西黎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黎川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基础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16年正式挂牌成立。按照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制要求,黎川农商银行组织架构中,最高决策机构是股东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提名与薪酬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三农服务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信息科技委员会等8个专门委员会,内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会计部、党群工作部、党风行风监督室、运营管理部、审计部、信贷管理部、业务拓展部、授信评审部、金融市场事业部、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资产保全部、综治保卫部等15个科室部门,下设分支机构遍布全辖各乡、镇、街道,是黎川金融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二、社会责任关键绩效指标方面
(一)主要经济责任关键绩效。至2024年末,全行资产总额70.38.60亿元,较年初增长5.85亿元,增幅9.07%;各项存款余额52.52亿元,较年初净增3.99亿元,增幅7.6%,;各项贷款余额贷款余额51.30亿元,较年初净增5.32亿元,增幅11.57%,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0.62亿元,较年初增幅5.7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8亿元,较年初增幅19.08%,实现了“持续增长”和“两增”目标。 2024年度实现各项收入3.25亿元、税备前利润1.62亿元、净利润6816万元,实缴各项税费3179万元。
(二)主要社会责任关键绩效。至2024年末,全行在职员工共163人,在全县设有营业网点17个,其中乡镇网点13个、城区网点4个,建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建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115个、社区普惠金融服务站3个,互联网金融客户数达8.13万户,电子银行替代率95.20%。
三、社会责任实践方面
(一)“农”字为首,做好乡村振兴主办行。农商银行因农而生,向农而兴,我行坚持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贡献金融力量。一是携手乡镇共行动。在与各乡镇签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日常工作中的同频共振点,发挥各自优势,全力支持辖内新型农村经济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等发展。2024年新增发放兴村富民贷12户,585万元,累计投放46户、2295万元。二是紧盯春播注活水。农区支行以金融助理为切入点,启动“大走访”行动,成立“服务春耕备耕”小分队,摸底辖内春耕备耕情况,对照需求名单,明确责任人,通过“白加黑”“5+2”,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开展全时段服务,深入了解辖内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主资金需求,确保农业生产资金供应及时、供应到位,累计发放春耕备耕资金1.42亿元。三是整村授信强发力。发挥背包银行精神,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开展整村授信,采取“金融夜校”“送戏下乡”等形式为农户普及“家庭备用金”政策。派驻34名驻村金融辅导员,实现“一村一员、村村覆盖”,共同搭建开展整村授信工作管理推进架构,加快白名单评议进度,通过整村授信为农户预设“资金池”,从农户“找水”转为农商银行“送水”。2024年已开展16轮,完成108个行政村、56434户农村建档工作,涉农贷款余额净增1.55亿元。
(二)“实”字为要,担当地方金融主力军。牢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金融供给力度,助力县域小微企业转型发展。一是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坚持做大客户总量,做实有效客户,提前梳理出重点客户名单,利用节假日开展“走千访万”行动80余期,小微商户贷款净增19.07%;启动“整园授信”,实行“领导班子+客户经理”认领制,对县工业园区企业走访、建档全覆盖,推动实现园区企业普惠授信“1169”目标。至年末,有效客户数1.6万余户,较年初增加1137户。二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针对性制定以“无还本续贷”为核心的纾困方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2024年度办理无还本续贷41户,2.24亿元。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政策,根据企业信用等级、企业财务状况、贷款担保方式等合理设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参数,2024年度累计让利企业融资成本约110万元。三是深入践行普惠金融。通过“金融需求一张表”扫码搜集在外乡贤融资需求,精选业务骨干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开展9次外拓营销活动,找到了有影响的乡贤,以点带面扩大宣传范围,做到“送贷上门”。累计对接客户800余人,开立银行卡41张,手机银行93户;营销信用卡26张;新增授信301户,授信金额1.36亿元,用信1.02亿元。四是创新政银综合服务。将“不动产登记”“社保卡”“营业执照”“等政务服务搬进网点,并再造服务流程,抵押贷款不动产登记实现“四融”,社保卡换卡实现即申即换即用,营业执照代办实现综合办理,就业指导实现专业咨询,“一站式办结”初显成效。
(三)“民”字为本,唱响人民自己的银行。坚持金融的人民性,不断优化流程,服务民生,唱响“人民自己的银行”品牌口号。一是普及知识。以金融夜校、整村授信等方式,开展民间高息借贷、反假反诈、打击非法集资、防范金融风险公益宣讲50余场,赞助并积极转发黎川县防电诈防溺水舞蹈大赛内容,有效增强了民众防骗能力,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是换卡下乡。组建社保卡服务小分队启动集中换卡行动,每周利用半天“驻扎”在各挂片社区、村组党群服务中心,集中更换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申请电子社保卡等,为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户服务,同时宣传普及社保卡用卡知识,累计服务3.3万余人次。三是扶贫兜底。以“产业扶贫、挂点扶贫、消费扶贫”模式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选派能力突出的扶贫干部,在金融授信、产业发展、就业介绍、教育落实、安居帮扶、健康保障上给予挂点脱贫村支持,并畅通扶贫贴息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做到第一时间审批、第一时间放款。四是维护权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立足于建立多层次的权益保护体系架构,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建立并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梳理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工作流程,明确运营管理部作为全行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跟踪、监管和考评,各网点负责人是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客户投诉处理工作采取“第一时间、首问责任、及时反馈”的指导模式。报告期内,共受理客户投诉57笔,办结率100%。五是热衷公益。主动办好民生实事,在日峰镇十里村不仅积极普及金融知识的,还向“一老一小幸福院”老年食堂捐赠了10000元助餐基金,帮助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收到了十里村赠送的“全心为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锦旗一面。同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慈善捐款、助力高考等志愿活动,以农商力量润泽一方,守护一方。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打响“红农商·赣先锋”党建品牌。根据全省农商银行“红农商·赣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政治固本、凝心铸魂、强基赋能、人才聚力、清风护航、协同作战”“六大工程”,创新特色做法,出台亮点举措,陆续打造一批具有黎川特色典型案例,确保“红农商·赣先锋”党建品牌立得住、唱得响、效果好。
(二)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委带头并组织各党支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推动党风行风持续向好,社风民风持续向上。
(三)加大支农支小力度。聚焦县域“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生态型农业、县域“首位+主导”等重点产业发展,重点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力度,积极联系与县发改委、园区委员会等单位,获取2025年重点项目花名册及运行进度情况表,找准、找足新的投放增长点。
(四)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在前期推广企业微信、码上办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办贷效率,依法合规简化资料、优化流程,加大“百福钉”APP、企业微信、“码上办”、移动背夹等获客工具的运用,实现业务线上办、远程办、指尖办、舒心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