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百福理财 > 理财资讯 > 债券

债券

财政不兜底 国企违约就不可怕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6日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谭浩俊 浏览量:

  今年以来,中国钢铁煤炭等行业的违约案例不断增多,其中不乏央企,中央财政将对化解国有企业风险发挥什么作用?对此,在23日至24日举办的2016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用英语回应称:“Help but not bail out!”(中文意为“援助但不兜底”)。他表示,目前虽然企业债务率高企,也发生了几宗违约,但没有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爆发。

  援助而不兜底,既表达了财政对国企违约问题不可能不闻不问,不可能一点态度也没有。同时也明确表明了财政对待国企违约问题的态度,那就是不可能兜底,也不可能政府全包下来,更不可能把国企债务全部转嫁给政府。

  应当说,这样的观点,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也充分尊重了国企的历史条件。因为,国企不像其他所有制企业,完全是靠市场竞争发展起来的。国企在发展过程中,既受到了政府的特殊关照和支持,特别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也承担了许多其他所有制企业所没有承担过的责任,作出了其他所有制企业所没有作出过的贡献。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过政府的过度干预与影响。因此,国企面临今天这样的困难格局,是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行政的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把责任全部推给国企,不合理,政府大包大揽,把责任全揽过来,更不合理。

  这也意味着,对国企的违约问题,政府只能给予一定援助,而不能兜底。首先,国企要想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就必须按照市场化规则处理遇到的债务问题。就眼前国企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垄断企业还是一般性竞争性企业,无论是效益好的企业还是效益差的企业,绝大多数都负债率很高,资产质量不是很好。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现象。

  尽管如此,解决国企债务违约的责任,还是应当由企业来承担,企业毫无疑问是债务偿还的责任主体,而不能寄希望于政府兜底、政府来帮助解决。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市场主体的特征,才能真正走向市场。国企所以出现债务规模偏大、债务率过高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与把政府当依靠、当大树分不开,与寄希望于政府兜底的心理有着密切关系。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关系,必须按照市场要求予以规范和理顺。否则,国企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违约问题就永远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其二,政府不能再承担无限责任。近一段时间以来,东北特钢的债务违约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长期占用企业10亿多资金,以至于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所以,政府必须承担东北特钢的违约责任,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从道理上讲,舆论有这样的观点和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辽宁省国资委的企业,长期占用东北特钢的资金,就应当由辽宁省国资委承担东北特钢的违约责任。关键是,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也是一家国有企业,其对东北特钢资金的占用,只是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纵然有国资委的行政干预,东北特钢在面临困难时,也应当通过司法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而不是债务违约。必要时,可以由债权人对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提出债务偿还义务,而不是将债务偿还的责任推给政府。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用纳税人的钱,必须征得纳税人的同意。自然,政府不可能、也不可以为国企的债务违约承担责任,更不能承担无限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当成为有限政府,即在权力规定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在责任范围内享受权力。

  再者,债权人也要打消政府承担违约责任的念头。无论是东北特钢的债务违约还是其他国企的债务违约,债权人都把希望寄托于政府能够兜底,政府能够把责任揽下来。至少,要能够帮助企业筹集一部分偿还资金。显然,这是没有市场意识的表现,也是市场观念落后的体现。

  我们并不否认,在企业债务形成过程中,确实受到了行政干预,特别是银行投放的信贷资金,很多都是在政府的协调下投放的。问题是,银行在给中小企业服务时,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银行也是企业,也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为什么到了国企,银行就要受命于政府呢?显然,这是银行自身在经营理念和观念方面出现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与其说是政府行政干预,不如说是银行自己思维上存在问题。其中,怕承担责任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在绝大多数银行工作人员的眼里,给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收不回来也不要承担太大的责任,给其他所有制企业就难说了。那么,明知给国企发放贷款风险很大,仍然将贷款按政府的要求投放了,可谓满足了各方的意愿,做了各方的好人。出了问题,自然就只能自己承担,而不要寄希望于政府了。政府只是协调,能不能投放,权力在银行。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对于国企违约不兜底,也是对银行的一种教训、一次警示、一场教育。

  当然,对存在严重风险,特别是可能引发区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的国企债务违约,政府还是应当高度重视的。即便如此,也不能大包大揽,而应当在市场作用发挥到极致,仍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再出手、再行动,而不是一开始就出手。这也是楼继伟部长所说的,援助但不兜底。也只有政府真的不兜底了,国企违约才不可怕。否则,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