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百福理财 > 理财资讯 > 贵金属

贵金属

基金业对规模扩张的依赖容易诱发风险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7日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浏览量:

  反思刚刚过去的股市震荡,作为我国股票市场最大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有不少工作值得总结。

  随着股市的赚钱效应,此次剧烈调整之前,2015年公募基金业规模一再创历史新高。其规模迅速扩大,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的确是一件好事,但并非没有弊端。诸如急于“跑马圈地”而疏于对投资者进行教育等多种问题已现端倪。

  在前段时间,有些基金公司动辄一天就能结束百亿级的权益型基金募集。而现在,安抚客户、修护渠道恐怕是工作主线。股票市场动荡加剧,基金持有人行为谨慎,新投资者不再求赚钱,而是以即刻赎回为第一选择。

  假设未来股票市场未能重回高位,或者不幸转为长期下跌,基金持有人大多会选择净赎回。那么,此次牛市冲上去的管理规模很有可能会俯冲下来。

  基金管理规模虽不比指数,但暴涨暴跌同样弊端丛生。流动性风险已经在大跌的那几日有所暴露,虽然国家出手稳定市场后有所缓解,但仍令人心有余悸。公募基金一旦在赎回期限上违约,后果的严重性堪比银行遭“挤兑”。

  基金管理规模及流量的变化,既可能是对股市新信息所作出的正确反映,也可能是对市场过度乐观的非理性反映。股票市场与基金业的发展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两败俱伤。

  长期以来,公募基金不能摆脱对股市“助涨助跌”的怪圈,为人所诟病,这也与公募的初衷不符。美国等国外成熟市场鲜有严重的基金大规模流进流出导致的“助涨助跌”现象,据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许多投资者通过养老基金计划进行共同基金投资,这种长期性被认为是美国共同基金资产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本利得税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投资者的行为趋于分散,从而有利于市场的稳定。此外,共同基金越来越多地被机构投资者所持有,而机构投资者不会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左右。

  此外,建立在短期业绩表现基础上的管理规模扩张,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众所周知,我们的公募基金经理更看重相对收益的比较,因而公募基金倾向于“抱团取暖”。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只基金重仓股出现问题,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系统性风险。

  基金规模的急速扩张,加上“抱团取暖”,也意味着基金在投资策略和行为上趋同。一旦市场流动性下降,基金将有可能面临很高的流动性风险。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整体估值不尽合理,基金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风险认识有限,基金业的短期发展过快、规模暴涨暴跌并不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我们目前并无税收等措施配套,可使投资者能够成为基金的长期持有者。而急速新开基金户的投资者中,大多是受投资基金收获颇丰的示范效应刺激而入市,本身缺乏对基金宜长期投资而不适合短期爆炒的理念认知。可见,追求短期收益的文化并不仅仅存在于基金经理之中,基民也应该反思。

  从目前的市场现象可看出各方的困扰。个人投资者面临的是被深度套牢的烦恼,投资资本市场获得收益的愿望化为泡影;对机构参与者、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关联方来说,则表现为在保障国民财富的资本化权益,以及多数人利益共赢上的无能为力。资本市场所有的参与者,尤其是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必须对此有所反思,这可能也是本次股市下跌带来的积极作用之一。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